摩登7娱乐
你的位置:摩登7娱乐 > 新闻资讯 >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专精特新”擘画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发布日期:2025-07-05 10:29    点击次数:55

极目新闻记者王晨曦

通讯员贝兰

实习生张艺馨

在公立医院深化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以“专精特新”为核心驱动力,奋力擘画发展新蓝图。聚焦“专”的深度,打造优势特色专科集群,筑牢学科根基;追求“精”的卓越,聚焦精准治疗提质增效,显著提升诊疗效率与质量;塑造“特”的温度,建立特色人文关怀网络,延伸有温度的医疗服务链条;激发“新”的活力,提升智慧医院服务创新,提供便捷就医体验。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通过全方位践行“专精特新”路径,有效增强了核心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切实提升了患者就医获得感与满意度,为公立医院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擘画了发展新图景。

[专业化]

打造优势特色专科集群

近年来,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坚持走以专科带综合的发展之路,从实际出发,多措并举,持续加强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着力打造优势特色专科集群,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品质。

作为湖北省脑卒中诊疗中心,该院率先在武汉市开展脑卒中绿色通道建设,建立“防筛管治、院前急救、绿色通道、多科合作、早期康复、健康管理、学科科研”的全周期防治模式。

“要不是急救效率高,医生技术好,我家老人哪能恢复得这么快!”日前,医院接到了一位患者家属的致谢电话。原来,这位脑卒中患者送到医院时半身偏瘫,意识不清。该院紧急开通绿色通道,争分夺秒进行救治,才使他转危为安。

近年来,该院通过脑卒中绿色通道救治脑卒中患者年均3000余人,年均神经介入手术量2000余台。在国家脑卒中“百万减残工程”的高级卒中中心数据排名中位列全国30强,长期位列湖北省第一。

2024年12月,该院神经内科主任万跃带领介入团队在湖北省内率先完成了两例复杂颅内动脉病变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指导下的神经介入手术,成功为两位患者置入颅内动脉支架。这项被称为“介入之眼”的新技术,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几家中心具备应用经验。

作为国家卫健委省级脑血管病防治技术牵头单位,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不断探索神经介入技术前沿,率先在湖北省开展多项脑血管病的先进应用技术,帮助医生选择最适合的介入器械和操作策略,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2025年4月,该院阳逻院区(武汉长江新区中心医院)收治一名严重车祸伤患者。入院检查显示,患者颅内出血、多根肋骨骨折、胸腔内积血、左侧锁骨骨折。到达神经外科时,患者已陷入昏迷,病情危急。神经外科争分夺秒地紧急实施开颅手术,清除左侧颅内血肿。

术后患者意识逐渐清醒,但左侧瞳孔并未缩小,左眼球结膜出现水肿且不断加重。经超声及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患者是少见的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经过硚口、阳逻两院区神经外科远程联合讨论,神经外科主任李俊教授择期为患者实施了颈动脉海绵窦瘘球囊栓塞手术。

患者后续又转入骨科完成骨折手术。通过多科室的共同努力,患者于5月8日康复出院。目前,该院已经形成了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疼痛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中西医结合肝病科等多个优势特色专科集群。

[精细化]

聚焦精准治疗提质增效

近年来,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科学规划整体布局,全力推进硚口院区、阳逻院区“一院两区,同质服务”一体化发展新模式,协同发力、融合并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2024年7月,家住阳逻街的荣阿姨被确诊为“晚期肺腺癌伴多发淋巴结、肾上腺转移”,一度陷入绝望。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官莉的精准研判与建议下,通过基因检测发现了罕见的ALK基因突变,并制定了精准的靶向治疗方案。经过10个月的系统治疗,奇迹发生了——2025年5月的复查显示,荣阿姨的肺部原发灶明显消退,转移灶完全消失。

病情的好转为根治带来了契机,随后,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胸外科、肿瘤科、影像科等多学科团队的协作下,荣阿姨成功接受了手术,术后病理显示癌细胞完全消失,实现了临床治愈。“是阳逻和硚口两院区的专家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荣阿姨激动地说。

69岁的周爹爹是个慢阻肺的老病号,15年前开始就反复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气促等症状,长期行家庭氧疗及吸入剂治疗,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近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高宝安带领的呼吸内镜介入诊疗团队为他实施了热蒸汽肺减容术,将一根细细的导管经支气管镜导入至需要治疗的肺段内,往里面喷了几秒钟热蒸汽,20分钟左右便完成对靶肺段的消融治疗。

麻醉苏醒后,周爹爹感叹:“手术一点感觉没有,不疼也没伤口,这么快就做完了,真是先进!”术后随访周爹爹感觉良好,效果非常不错。

高宝安介绍,相比其他肺减容治疗方式,热蒸汽肺减容术具有微创精准、安全高效、无异物植入、可重复等优势,为广大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中重度慢阻肺患者带来介入治疗的新方案选择,使更多患者获益。从争分夺秒的脑卒中绿色通道,到毫米导管中的蒸汽消融术,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通过精细化治疗正在重新定义医疗的精度与温度。

[特色化]

温暖护理共筑人文关怀

医学或许有其局限,但人文关怀永无止境。真正的治愈不仅是病理指标的改善,更是让每一位患者都能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被关爱的生命体验。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让有温度的医疗成为照进患者生命的一束光。

“以前为了给老人换尿管,每次都要费尽周折地去医院,现在在手机上申请,护士就直接上门服务,太方便了!”近日,医院收到来自硚口区刘女士的感谢信,字里行间里充满了对医院居家护理服务的肯定。82岁的刘爹爹一个月前接受了心脏手术,出院后在家休养。最近一段时间,他总是凌晨3点就起来上厕所,而且一直尿不出来。

看着父亲难受的样子,刘女士想到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开展了“互联网+护理服务”,她赶紧用手机打开医院公众号,选择了“居家护理”服务,填写了相关信息进行预约申请,没想到立刻就得到了回应。接到刘女士的求助后,护理团队立刻启动了上门护理服务,帮刘爹爹引出400毫升尿液,短时间内解决了刘爹爹的“内急”,随后,护理人员还耐心为患者家属进行了相关的知识宣教与居家护理指导,无微不至的服务让患者家属倍感暖心。

2024年8月,医院推出“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采用“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患者线上下单后,医院派出符合条件的注册护士为出院患者、生命终末期患者或居家行动不便老年人等提供专业、便捷的上门护理服务,进一步扩大护理服务覆盖面。

2025年,医院以叙事医学人文沟通为载体,创新开展叙事人文关怀病区建设。通过开展叙事查房、书写平行病历等创新举措,实现医疗技术与人文关怀的双螺旋提升。

[新颖化]

提升智慧医院服务创新

近年来,该院按照“顶层设计、重新规划、确定目标、分步实施”的总体建设思路,大力实施“智慧医院”建设工程。全面推进两院区一体化智慧医院建设和医院数字化转型,为患者提供更智能便捷、安全高效的诊疗服务。

医保业务协同服务平台、医疗耗材供应链管理系统、智慧一体化协同平台等管理系统陆续建成,掌上医院、互联网“云胶片”系统、门诊(住院)结算移动支付等智慧服务接连上线,医院以信息化为抓手的智慧医疗核心竞争力正在逐步形成。

“过去我办理出院手续既费时又费力,现在2分钟就可以办好,还不需要排队,直接在手机上就可以完成。”6月5日,市民刘先生的父亲在肿瘤血液科治疗数日,他在帮父亲办理出院时,体验了“床旁结算”后,对医院的暖心服务赞叹不已。

以往患者办理出院需辗转病房、护士站、结算窗口等多个环节,耗时费力。如今,医院依托医保移动支付结算系统,创新推出“病区——财务——医保”三方联动模式。通过手机等移动结算终端,病区护士站可直接完成费用核算、医保结算、缴费、退款、电子票据推送、结算单打印等全流程服务。患者只需核对信息并确认,通过一部手机就能线上完成出院手续,彻底告别排队等待。

2025年,医院在武汉市率先全面推行新型床旁结算模式,显著提高了医疗结算效率,缩短了患者办理入院、预交和出院等手续的时间,患者就诊高峰期间排队缴费情况明显缓解。目前,该院已经完成诊间自助缴费服务、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医保统筹线上支付、床旁结算系统、DeepSeek本地化部署等信息化建设工作,并且实现AI智能药师辅助开具处方。

“给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更加高效的医疗健康服务,更好地增进民生福祉。”院长方亮表示,医院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教学、创新管理等各项工作,向着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综合医院的目标不断迈进,在全面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湖北实践中,做出新的贡献。

据悉,为普及健康知识,推进健康生活方式,服务市民健康,该院推出暑期健康惠民活动和小学生健康教育夏令营活动,详情可扫码查询、报名。



上一篇:高校应成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枢纽
下一篇:没有了